国际化是电力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立足全球视野,面向国际市场,增强整体竞争力,是电力行业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使命是要破除原有电力体制机制下制约电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藩篱,通过进一步培育建设电力市场、健全完善市场机制,使市场在配置电力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有力推动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在发电侧方面,通过水火互补、强化管理、减员增效等措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稳住存量、做大增量。按照《贵州省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管理办法 (试行)》。由贵州电网公司牵头,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用户代表参与,主任由电网公司推荐,办公室设在电力交易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能源局和贵州能源监管办等政府部门不参与管理委员会,但可参加管理委员会相关会议,维护电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交易中心以功能全面、信息集成度高的特点,依托大数据,运用互联网,全国首创电力交易指数,使贵州电力交易步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到2020年,电力总装机达到6900万千瓦,其中煤电装机控制在38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力争达到1700亿千瓦时,全省外送电量力争达到1000亿千瓦时。
四是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扩大并规范直接交易范围,逐步减少发用电计划,逐年提高市场化交易比例,拉动省内用电有效增长,促进外送电量稳定增长,推进售电侧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推进电力信息化建设,增强电力市场竞争力。通过半年多的探索,贵州电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创造了贵州样本。贵州以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省内工业强省战略的顺利实施。
加快推进贵安新区售电侧改革试点,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售电业务,由贵州电网公司、贵安新区和社会资本按4:3:3的股比组建贵安新区配售电公司。记者:贵州电改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张应伟:贵州作为全国第一批电改综合试点省份,改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促进贵州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促进贵州电力及能源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通过半年多的探索,贵州电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创造了贵州样本。
通过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可以理顺电力行业体制机制,激发电力产业发展的活力动力,形成价格竞争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产业耦合发展。在输配电价方面,理顺和完善政府输配电价监管制度和监管方法,电网企业将改变传统赢利模式,通过重新定位电网功能和电网收益机制,使其更注重效率。
此外,政府各部门及电力企业、用户的协同配合也是推进电改的重要保障。主要亮点体现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多方参股、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三是形成新格局。对化工、冶金等特色支柱产业降至0.4~0.45元/千瓦时,有色产业降至0.3元/千瓦时。
在售电侧方面,探索社会资本进入新增配售电领域的有效途径,增强配电网建设投资能力和电力用户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十三五期间,完成792万千瓦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1650万千瓦机组节能升级改造任务,关闭淘汰煤电产能114万千瓦;到2020年,电力总装机达到6900万千瓦,其中煤电装机控制在38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力争达到1700亿千瓦时,全省外送电量力争达到1000亿千瓦时。在兴义市售电侧改革试点中,已解除贵州电网公司对兴义市地方电力公司的代管关系,完成兴义市地方电网范围内发、输、配、售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关工作,组建多元化的售电公司,并向国家申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独立承贷主体。贵州作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抢抓机遇,聚焦行业突出矛盾,按照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体制架构,在输配电价核定、市场化交易、售电侧改革和建立跨省区交易机制等方面,探索建立了符合贵州省情的电力市场体制机制。
四是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扩大并规范直接交易范围,逐步减少发用电计划,逐年提高市场化交易比例,拉动省内用电有效增长,促进外送电量稳定增长,推进售电侧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推进电力信息化建设,增强电力市场竞争力。一是有效开展输配电价改革。
二是通过电力市场直接交易等环节精准发力,降低用电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三是通过改革形成价格优势,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制订了 《2016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预注册市场主体达1107个,报装容量1000千伏安及以上执行大工业电价的用电企业1004个。与此同时,我们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召开媒体座谈会,通过多种渠道对中央9号文件和电改配套政策进行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水电开发,加快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光伏发电,大力发展瓦斯和生物质能发电,积极推进核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优化电力结构,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600万千瓦以上。进一步完善西电东送机制,努力拓宽省外用电市场。目前,输配电价降低幅度在全国是最大的。一是加快煤电结构调整,实施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合理调控煤电投产时序,优化煤电装机结构,加强自备电厂管理,推进煤电转型升级。
根据中发9号文精神,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按照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的原则推进,就是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和规范运行,强化政府监管、强化电力统筹规划、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二是建立新机制。
记者:您对中央部署的新一轮电改是如何理解的?张应伟: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重要战略部署、解决电力行业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推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大举措。总之,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推动电力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出新贡献。
一是根据国家对我省电网2016~2018年输配电价的批复,每千瓦时输电环节过网费平均下降0.0166元,将带动全省大工业过网费每千瓦时平均下降0.0306元。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这一轮电改,我认为主要体现出新字。
划定贵安新区配售电公司供电营业区,推进贵安售电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交易中心以功能全面、信息集成度高的特点,依托大数据,运用互联网,全国首创电力交易指数,使贵州电力交易步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6月27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深入解析贵州电改的原动力,全方位介绍贵州样本的创新举措及亮点,分享了改革的宝贵经验。制定售电侧改革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指导贵安新区和兴义市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工作,引导社会资本组建售电公司。
成立全国第一个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组建全国第一家有社会资本参股的配售电公司。
电力改革释放的红利如何体现?张应伟:贵州电改得以有序推进,最为重要的经验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做好顶层设计,分管领导强力推动,抓好落细落实。出台了试点省份第一个《贵州省电力市场交易规则(试行)》,制订了《贵州省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管理办法 (试行)》,2016年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电力用户达到943家,比电改前增加445家;年度签约电量达到417亿千瓦时,比电改前实际完成的大用户直供电增加244亿千瓦时,预计占省内售电量45%以上,占比排全国第一。
二是扎实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通过扩大市场化交易挖掘增量、以价换量稳住存量,进一步提高社会用电水平;加强对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对严重失信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
2、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多方参股、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3、目前全省已在工商部门注册售电公司43家,其中国企售电公司10家,国企和民企混合售电公司2家,民企售电公司31家。二是深入推进售电侧改革。目前,在贵安新区售电侧改革试点中,按照贵州电网公司、贵安新区、社会资本4:3:3的股比组建直管区配售电公司,组建方案已经6月20日省电力体制改革联席会议讨论通过。
中央明确,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要求,建立电力行业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体制机制,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打破垄断,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实现供应多元化南门小学有近3000名师生。
记者体验发现,电动公交更加舒适。由于地处城区中心地带,学校食堂的用能问题一直困扰着师生。
电动公交零排放6月12日,80辆纯电动公交车稳稳停在咸宁枫丹公交公司停车场,加上此前购回的20辆,该公司首批100辆纯电动公交车全部运抵咸宁,7月中旬起,将在1路、2路和6路三条线路投入运营。目前,全县中小学都已用上清洁电能,学校师生对厨房电能替代项目的满意度为100%。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zb4gk.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33836/7226.html
上一篇
米奇-加西亚谈多纳雷
有话要说...